我校第一附屬醫(y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蔡志明教授團隊率先開展膀胱癌合成生物學治療并取得突破性進展,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發(fā)表了該團隊題為《Synthesizing AND gate genetics circuits based on CRISPR-Cas9 for identification of bladder cancer cells》的論文(DOI: 10.1038/ncomms6393)。
多年實踐發(fā)現(xiàn),目前癌癥的靶向治療多數(shù)仍缺乏特異性和高效性,故在臨床應用上存在不少缺,合成生物學是一個新興交叉學科,強調在認識生命運動規(guī)律的基礎上,采用工程學原理和方法,設計和構建全新的生物器件。將新興的合成生物學技術應用于腫瘤研究即使在國外,也都是剛剛起步的探索性工作。此研究率先利用CRISPR-Cas9系統(tǒng)成功構建了能在體外特異識別并殺傷膀胱癌細胞的邏輯“與”門基因遺傳線路。該線路利用團隊前期研究工作發(fā)現(xiàn)的膀胱細胞特異性啟動子(UPIIp)和膀胱癌高頻突變基因TERT啟動子作為感受器以響應細胞內源性的轉錄信號。原則上兩個輸入端的啟動子只有在膀胱癌細胞中才能同時得到激活,并驅動下游輸出端效應基因的表達,從而識別或干預膀胱癌細胞,并不對其他組織來源的腫瘤細胞或正常細胞產(chǎn)生影響。具體的研究發(fā)現(xiàn),所構建的遺傳線路能特異性區(qū)分膀胱癌細胞和其它類型細胞,并有效減緩腫瘤細胞的生長速度,誘導其自我凋亡,或遏制其遷移運動能力。該研究為膀胱癌及其它腫瘤檢測和治療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合成生物學平臺,對開發(fā)新的腫瘤生物治療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未來,研究人員將進一步嘗試將該線路用于體內治療罹患膀胱腫瘤的小鼠,進一步測試和優(yōu)化該線路對膀胱癌細胞的特異殺傷能力,并根據(jù)需要擴展到其它類型腫瘤。
該研究成果鏈接: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4/141106/ncomms6393/full/ncomms6393.html。該研究得到國家973項目(項目號:2014CB745201)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