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深圳大學材料學院李亞運副教授團隊在期刊Nano Energy(影響因子:16.8,中科院大類一區(qū))上發(fā)表題為“3D printing of porous hollow nanosphere MoS2@NiS/rGO scaffolds empowering long-cycle sodium-ion batteries”的研究論文。碩士生韓濤和賀澤鈺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亞運副教授為獨立通訊作者,深圳大學材料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
鈉離子電池作為最有吸引力的大規(guī)模儲能設備之一,需要對容量和長循環(huán)性能進行優(yōu)化。該研究結合高精度電極制備工藝3D打印技術,MoS2@NiS/rGO作為負極材料,通過電極結構設計和界面工程調控,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得到了顯著提高。這項工作是該研究團隊繼2024年初,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發(fā)表封面論文后(下圖左,3D printed sodium-ion batteries via ternary anode design affording hybrid ion storage mechanism, Adv. Energy Mater. 2024, 14, 2303296, cover article,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3296),關于3D打印制備鈉離子電池的又一研究成果,為鈉離子電池器件的設計和制備提供新的思路。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4.109953
(2)該團隊在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影響因子:15.1,中科院大類一區(qū))上發(fā)表題為“Customizing CoSe2/Ti3C2Tn MXene hybrid inks toward high-energy-density 3D-printed K-ion hybrid capacitor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基于3D打印技術結合CoSe2@Ti3C2Tn MXene負極材料構筑鉀離子混合電容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長壽命。質量能量密度高達199 Wh kg-1,循環(huán)6000圈后容量保持率為84.8%。這項工作將為開發(fā)穩(wěn)定、安全、可靠的鉀離子混合電容器開辟一條新的路徑,并且可以推廣到其他金屬離子混合電容器。碩士生劉文峰為論文的第一作者,李亞運副教授為獨立通訊作者,深圳大學材料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5326
(3)該團隊在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影響因子:14.0,中科院大類一區(qū))上發(fā)表題為“Copper-based electro-catalytic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a from water: Mechanism, preparation, and research directions”的綜述論文,系統(tǒng)總結了銅基催化材料應用于電催化水中硝酸鹽還原的研究進展與挑戰(zhàn)。魏金山副研究員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李亞運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深圳大學材料學院為唯一通訊單位。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ese.2023.100383
(4)該團隊在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影響因子:9.4,中科院大類一區(qū))上發(fā)表題為“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nitrate reduction on copper nitride with moderate intermediates adsorp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基于氮化銅進行電催化硝酸鹽還原,結合理論計算闡明了調控反應中間體的吸附能在促進催化過程提升中所發(fā)揮的關鍵作用,利用原位與非原位技術相結合手段,驗證了催化劑在實際電位環(huán)境下的重構現(xiàn)象。魏金山副研究員為論文的第一作者,李亞運副教授為獨立通訊作者,深圳大學材料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4.05.084
上述研究工作均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深圳市基礎研究面上項目的支持。